年產值20億元!地方創生把紅藜變南迴特色產業

台東紅藜是如何從田間配角躍升紅牌作物,在短短三年內,創造20億元年產值? 打破「包裝設計、走文青風,等於做農創」的刻板印象,青農返鄉其實沒有想像中的浪漫!當消費市場不買單,產銷無法產業化,單憑弱勢小農形象,根本無法以「感動」促動購買意願。想回家創出一條生路,需要「做生意,而非做公益」的農業新思維。

沿著台九線,進入依山傍海的南迴四鄉:太麻里、金峰、大武、達仁。這裡,不是熱門的觀光勝地,也沒有縱谷的豐饒農產,不僅被認為是臺灣本島交通與醫療資源最貧瘠的鄉鎮,也是常被媒體形容為「偏鄉」的區域。因為交通不便,產業發展受阻,人口外流嚴重,目前南迴四鄉總人數約二•四萬人,平均每個村的人口還不到一千人,就如同日文裡所說的「限界集落」,中文意為「邊緣村落」。

所幸,生命總會找到自己的出路。

缺乏鄉鎮建設和農業資源的南迴段,擁有得天獨厚的壯闊山海,以及多元熱情的原鄉文化,被旅人稱為臺灣最後的「伊甸園」。二○一四年一月,甫從水土保持局總局調任到水保局臺東分局,擔任分局長的王志輝,看著東臺灣睛空下的太平洋,海風輕輕吹拂著,陽光穿透雲層,灑落在海面上,這時天空是蔚藍的、海水是湛藍的,而他的心情,也是淺淺的藍。

初來乍到,王志輝在台東沒有任何人脈,家人也遠在台北,因此大部分的時間他都在苦思著,該怎麼完成到這裡來的主要任務之一——把台東的農產品「產業化」。在地農業產業化,是「地方創生」的重要解決方案,「地方創生」一詞源於同樣進入老齡化社會的日本,是指振興地方經濟活力和解決人口減少問題的綜合計畫,以建立魅力城鎮、創造就業機會,吸引年輕人回流鄉村。

成功的地方創生計畫,在於兼顧在地特色維持、讓在地居民更美好,以及外地觀光遊客參與的三贏局面。除了以往台東的代表性農產品――釋迦或洛神花以外,台東還有甚麼農作物,可以從一級農業經濟、二級食品加工製造,跨到三級觀光服務業的呢?

剛到台東任職的前半年,王志輝花了不少心力觀察台東。水保局的員工習慣稱他為「王分」,大家對這位新長官的第一印象是,很有想法,觀察力也很強,卻不急於表達意見,寧可多看多聽。

「下班以後我喜歡沿著鐵花路走,一直走到鐵道藝術村,去看看這裡的年輕人都在幹嘛。」他習慣沿著水保局臺東分局所在的中華路走,拐進台東舊鐵道,沿著鐵道途經台東轉運站、秀泰影城,貫穿整個鐵道藝術村,這條長不過兩公里的小路,是目前台東市最熱鬧,齊聚各國觀光客和本地年輕人的地方。

熱血青年,初見面就嗆聲

鐵道藝術村裡有不少原住民青年都在擺攤賣東西,乍看琳瑯滿目,但王志輝卻獨獨看中排灣族青年吳正忠的攤位。大家都賣手工藝品,吳正忠也賣,但是他的攤位很鮮明,攤子上還放了「抗議核廢料要放置在達仁」、「為部落募資買交通車」等訴求。「更特別的,他還賣紅藜這種穀物,那是我第一次知道臺灣有這種作物。」王志輝回憶起遇見吳正忠的那個晚上。

吳正忠看起來是個有想法、有話要說的年輕人,名片上大剌剌的印著「熱血青年」四個字;但他身上的原住民服飾和他賣的穀物卻又非常傳統,這鮮明而有點衝突的形象令王志輝印象深刻。

經吳正忠介紹,他也才知道原來流行了好幾年的健康食物——「藜麥」,不只是中南美洲的產物,在臺灣原住民部落裡就有本土的藜屬作物,它還有個美麗的名字——紅藜。紅藜,是原住民耕作百年以上的傳統作物,早期多作為酒麴發酵之用,在祭典中有象徵祝福的意義,因為結穗後色彩繽紛,也經常被作為族人們頭飾的裝飾。

「看著他名片上揹著紅藜,很有型的照片,我忽然覺得那就是我們要的。」第一次在吳正忠的攤位上看到紅藜,王志輝對紅藜的發展,有了很大的想像空間;但當吳正忠拿到王志輝的名片,說出來的話可就嗆了。
  
「原來你是公務員啊……那你一定是來升官的嘛。」
「…………」

一時之間,王志輝只能尷尬的笑一笑,他知道台東人對公家單位沒有太多好感,「他們覺得台東這麼偏僻,來這裡當官的人都是想要拿到經歷就走人。」就算別人一開始不當回事,該做的事還是得做。他向吳正忠買了六百公克的紅藜,回到台北請太太煮來讓全家人品嚐;也開始和團隊一起研究紅藜這個作物,深入南迴四鄉,訪查紅藜在當地排灣族部落裡種植的情形。

這個不能稱之為「友善」的相遇,激發了王志輝的產業點子,而往後三年在水保局臺東分局的努力下,「台東紅藜」迅速打出市場知名度,也成為吳正忠發展個人品牌――「紅藜先生」至為關鍵的助力。

圖/商業周刊提供

不妨一試,三個月賣出七十萬

二○一五年夏天,水保局臺東分局計畫透過電子商務,以「不收上架費」的方式協助台東農民把產品賣到網路上。計畫辦理之前邀請農民來聽說明會,大竹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張金福當時就去聽了。

大竹社區位於台東縣大武鄉,是排灣族的聚落,張金福是當地的意見領袖。

在舉辦說明會前,經由同樣來自大武鄉的水保局課長張清晏介紹,張金福才知道從小在部落裡就常看的紅色穀物叫做「紅藜」,更重要的是「這東西竟然有人要買!」回到部落以後,張金福抱著「不妨一試」的心態,先是鼓勵社區居民小規模的栽種,後來又參加水保局臺東分局和「臺灣好農」網站的合作專案。

在王志輝的要求下,「臺灣好農」網站上架了十幾種台東農產品,同時為三種農產品做詳盡的文字介紹、影像報導,大竹社區的紅藜就是其中之一。「上架之後發現,紅藜的確是市場上可以接受的!」在網站上販售的首批台東紅藜,在短短三個月之內就全數售完,約莫七十萬元的營收全數交給大竹社區。

「很多部落裡的老人家每個月只靠幾千塊的老人津貼過日子,七十萬對他們來說是很大的一筆錢,種的那三個農戶原本根本不指望能賣掉,沒想到最後全部賣掉,而且還不需要自己賣!不只他們驚訝,我們團隊也很振奮。」王志輝坦言,其實他的團隊一開始對「紅藜」這個項目沒有信心,總覺得這穀物毫無知名度,「到底誰會買?」

而且對一個公務員團隊來說,「要行銷一個全新的東西,似乎要花很多錢,做很多事,卻又不知道該怎麼著手。」沒想到初試啼聲,竟然就幫大竹社區賺到第一桶金,團隊產生信心之際,也開始正視「紅藜的市場潛力」這件事,到了隔年年初,王分團隊迎來更振奮士氣的事件。

 

 

─ 延伸資訊 ─

《走一條藜家不遠的路》
出處:商業週刊
作者: 賴韋廷‧黃宥蓁
購書網址: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87269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