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吸管免驚!盤點十種環保吸管任你挑!

今年7月起一次用塑膠吸管將不得於內用時使用,這一波僅限於公部門、公私立學校、百貨公司及購物中心、連鎖速食店等4行業(約8000家的業者),後續規劃於2020年時擴大適用範圍,最遲於2025年前研究「外帶」的限制措施,但對很多消費者而言,不免要開始尋找替代商品來代替。

 

環保吸管怎麼選?十種環保吸管大解析!

 

1. 玻璃吸管

 

玻璃吸管一上市就大受歡迎!晶瑩剔透的玻璃材質不但相當有質感,喝飲品時也能透過玻璃看見飲料的顏色,以及珍珠、椰果等飲品加料,更有「喝飲料」的感覺,是一款兼具美觀與實用的吸管。

 

但玻璃材質的缺點,就是「易碎」,拿取時很可能摔破,必須特別小心,也不適合年紀較小的孩子。

 

(圖/photo by Shin Wei/flickr)

 

2. 不鏽鋼吸管

 

不鏽鋼是非常堅固耐用的材質,完全沒有掉到地上會變形損壞的疑慮!一般來說,用畢後以水沖洗、並適時搭配天然清潔劑清洗,再放置通風處乾燥,保持不鏽鋼吸管內壁的潔淨與品質,即可重複使用。

 

但爭議是製造過程不太環保,當然可能會依生廠商而定,不過也越來越多人因此改選擇其他材質的環保吸管。

 

(圖/ Pexels)

 

3. 竹子吸管

 

竹子是台灣山區最常見的植物種類,也是世界上生長速度最快的植物,現在更成為我們喝飲品的一大幫手!

 

運用台灣的箭竹製成的竹子吸管,可以100%自然分解,可說是完全取之於自然用之於自然,是相當環保的素材。但記得一定要清洗乾淨、並放置通風處晾乾,以防發霉。

 

 

(圖/元泰竹藝社粉絲專業)

 

4. 甘蔗吸管

 

最近爆紅的吸管非「甘蔗吸管」莫屬。

 

來自南投中創園區的年輕人利用甘蔗纖維研發成最新的環保吸管,其含有天然甘蔗渣與聚乳酸(又稱PLA)等成分,在適當的環境、水氣、氧氣、溫度下,PLA將會被分解成乳酸,乳酸會再被細菌吞噬並轉化成水跟二氧化碳,擁有可被大自然分解的優點!

 

但甘蔗吸管內涵的PLA為一種生物塑料,理論上在適合環境下是可以被完全分解的,但在台灣的處理中,PLA是「不可回收的」,只能使用焚燒的方式處理。如若不幸流入海裡,依舊不太可能在短時間分解完全。因此,甘蔗吸管是否能達到「完全環保」,目前仍有爭議。

 

 

(圖/100%植官網)

 

5. 矽膠吸管

 

這幾年以「食品級矽膠」製作的矽膠餐具相當常見,合格的產品有著耐高溫、柔軟的特性,使用上安全性較高,比較適合兒童;另外矽膠也相當輕盈,加上可摺疊、攜帶方便,若想放一支隨身使用矽膠也是一個好選擇。但矽膠容易卡入髒污,必須時常清洗才可使用長久。

(圖/特力+網站)

 

6. 亞大EPA 塑料吸管

 

「亞大EPA」 (Environmental Plastics),主要成分為蚵殼、貝類殼等,磨成細粉後摻入碳酸鈣、水果酵素粉、菌絲體及獨門配方,配製成無毒、可自然分解的塑料。

 

經由送驗顯示,EPA塑料製成的塑膠袋埋在泥土裡,經過180天後分解率可達90%左右。此種塑料也可製成各種免洗餐具,成本沒有比一般吸管增加太多,為最新的「一次性環保」吸管材質!

 

7. 紙吸管

 

紙吸管的推行已有先例,英國的麥當勞已宣布逐步採用,讓吸管也成為「可回收」餐具。紙吸管的使用重複性不比其他吸管一樣高,但是成本相對較低,是一個容易取代塑膠吸管的環保材質。不僅可以做到美觀,店家用批發價購買成本也會相對變低。

 

但紙吸管若長時間泡在飲料裡,尤其是熱的飲料,可能會軟化。

 

(圖/pexels)

 

8. 純鈦吸管

 

它無毒無味,不易沾油漬與髒污、抗強酸抗強鹼,效能十分強大,但價格不斐。

 

9. 海藻吸管

 

由紐約新創公司設計的海藻吸管,號稱是全球首支「可以吃的吸管」,喝完飲料的同時再把吸管吃掉,據說使用的觸感與塑膠吸管無異。

 

其成分是使用生長快速、低熱量的海藻製成,非基改、100%無塑膠,還有多種口味可以選擇。就算喝完飲料覺得飽了也沒關係,此吸管是可以在60天內「完全」被大自然分解的。

 

然而,目前其價格比塑膠吸管貴上好幾倍,做為一次性耗材恐怕難以被一般大眾接受。

 

(圖/ Loliware)

 

10. 生物可分解 LIMEX

 

日本公司結合甘蔗樹脂和石灰岩,研發出由聚乳酸和石灰岩組合而成的生物塑膠,不僅環保、成本也低廉。由於石灰岩含量達一半以上,因此與一般生物塑膠相比,成本只要三分之一。

目前尚未完全推行,但在未來這定會是受全球矚目的科技之一。

 

(圖/翻攝自TBM)

 

即使政府開始從內用到外帶,逐步禁止塑膠吸管,但仍有許多不同材質的環保吸管可供選擇。但不管使用哪一種環保吸管,都要注意衛生,每次使用後一定要清潔乾淨,若因此生病可是得不償失的。

 

(首圖/Pexels)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