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救台版「地方消滅」,培養當地專職人才才是解救之道

自我們上篇文章的介紹《地方消滅:地方創生的理論起源》後,這次我們將以增田寬也先生於書本中所提出的論點來借鏡台灣的現況。

我國行政院近年來多次吸取日本地方創生的經驗,於去年年底宣布2019年將為「台灣地方創生元年」,政府除了舉辦多次公聽會外,也同時在政策上採取行動。

回溯日本地方創生的經驗,雖然各個村鎮的策略與實行作法不同,但在梳理出成敗的關鍵中,仍有許多值得台灣參考的經驗。

同樣面臨少子化、高齡化、鄉村人口外流的台灣,是否能正確吸取日本的成功經驗呢?

「就我觀察,雲林縣水林鄉人口不到3萬,實際老人比率絕對超過1/5。」投入長期照護工作超過20年,現為雲林縣老人福利保護協會理事長的林金立表示,部分地區恐怕更高,有直追日本的趨勢。

自1960年到2014年的數據來分析,雲林縣的人口曲線發展穩定持平,但新北市等北部區域則快速攀升。雲林縣人口雖穩定持平在70萬人,但大多前往北部、大都市地方謀生,僅有逢年過節時才回鄉一趟。

若政府遲遲不做改善與規劃,雲林縣可能將成為台版「地方消滅」的區域了。

首先,我們必須先認知到「地方創生不是辦辦活動而已,而是永續事業的經營」

地方創生是「長期性」的區域經營,而沒有持續深耕地方特色的一次性活動,只會淪落於副作用大於正面效益的商業行為。

如前陣子火熱的農村彩繪,當下帶來的效益雖然十分可觀,但卻無法替農村帶來長期改變。且多數都是觀光客的人潮,並未對鄉村帶來回鄉人潮。

(圖/台中市政府)

第二 認清地方「特色」為何,達到「共識」

越來越多地方創生的成功案例出爐,因而導致「成功模式」相繼被複製、模仿。筆者不得不承認「模仿成功案例」是成長中重要的必經之路,但每個區域皆有每個區域的特色,我們難以以成功案例概括而論。
若想成功規劃地方創生,應先認清地方「特色」為何,從民間一點一點的積累,漸進推動;才能成功打造地方特色,也較易引發當地居民共鳴,吸引離鄉青年返鄉。

第三,也是需要畫星號的重點 ─「提升偏鄉魅力,培養、發掘地方的專職人才」

從少子化的觀點來看,我們應改善人口從鄉下移入大都市的趨勢。地方能永續發展的關鍵在於地方對年輕人而言是否充滿魅力。

日本曾於2009年推出「地域振興協力隊推進綱要」,讓人才根留鄉村。凡是入選成為地域振興協力隊,薪資、業務等費用皆由日本總務省補助,3年後也提供創業基金,吸引人才根留當地。根據統計,此計畫已成功將6500名年輕人送至偏鄉地區。

相較日本,台灣現階段十分缺乏專職、長駐型的地方人才。儘管過去曾透過公部門計劃吸引青年投入偏鄉,但多屬短期性質(一年一聘);人才剛與地方產生聯繫,計畫就宣告結束。如此,不僅青年難以對地方產生情感,地方也無法有任何的轉變。

增加下鄉誘因,才是地方留才的辦法。此外,林金立認為─改善交通條件也是至關重要的任務。

以日本富山市的經驗為例,當地政府為了解決人口老化的問題,投入大量經費興建長期照顧中心,卻仍遏止不了人口的外流,導致長照中心難以長久營運。後來富山市以都市計畫整合交通資源,才讓市區機能重獲生機。

富山市政府先盤點轄區內的鐵路、輕軌、公車等大眾運輸站點,在站點半徑500公尺內,以獎勵容積率(基地內建築物總樓地板面積與基地面積之比稱為容積率)和補助無障礙設施的方式,鼓勵建商蓋「二世代住宅」,藉此吸引青壯年人口攜帶老年父母回流、同住。

此外,政府也協助調整交通時間、班次頻率,藉此縮短城鄉來回的時間,讓年長者只需步行10分鐘,就可以快速、方便轉乘交通工具,並於1小內抵達醫院等地方,提升年長者活動範圍及頻率。

(圖/pixels)

「改善交通條件,人願意搬回來,才能帶動社區復甦,長照服務才能經營得下去,」林金立認為,這比透過蓋工業區吸引人流回鄉的方式,更容易實現。

青年重歸鄉村,成為務農青年

以經營部落格、拍攝有趣影片竄紅的務農青年─謝銘健,幾年前返回花蓮玉里成為務農青年。

也曾到台北打拼的他,被「家鄉味」吸引回鄉。剛開始他什麼農業常識都不懂,謝銘鍵的爸爸一甲地一年約收成一萬斤,那年,謝銘鍵只收成兩千斤,創下農民史上新低。

歷經慘痛的經驗後,他開始認真學習農業知識,致力於翻轉台灣農業的生態、改善器材。為了讓更多人了解農業生活、翻轉大眾對於稻農單一想像,他開始自編自導、拍攝許多無厘頭的搞笑影片;有趣且活潑的影片讓他瞬間爆紅、也引發廣大網友的迴響。

(圖/小劍劍-務農夫婦x田園日記 粉絲專頁)

在返鄉務農的這十三年期間,謝銘鍵的農作物領域從1甲、7甲、20甲,到如今預計擴大種植的40甲田地;而他也持續經營他的網站及產品,成為相當成功的務農青年。

倘若要活化一個區域,一個人的成功例子往往不夠引起拉力的,需要全鄉鎮的維繫以及政府的幫助及推廣。若能透過地方自主式的政策引導,創造地方產業生機,增強在地產業競爭力並增加工作機會,人口才有機會回流,甚至選擇留在家鄉孕育下一代,讓地方得以活絡、生生不息。

 

首圖/pexels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