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普普藝術聖地 安迪沃荷的「銀色工廠」

「銀色是未來、是宇宙……。銀色也意味著過往的女星在銀色屏幕前拍攝。還有,銀色是自戀 — 鏡子背面是鍍銀的。」[1]

 

如果我們穿越時空,來到1964年的紐約東村(East Village),就能看到安迪·沃荷(Andy Warhol, 1928-1987)的銀色工廠。[2] 這間工作室沒有門禁管理,人們可以在此自由走動、逗留。一般而言,來到這間佈滿鏡子、貼滿鋁箔的銀色空間,【圖1】可以看到沃荷正在處理絹印作品、拍攝實驗電影。而下午以後地下絲絨搖滾樂團(The Velvet Underground)會在此彩排練習,若是在這裡看到紐約名人也不需意外,徹夜狂歡的派對也是60年代很吸睛的次文化景象。

【圖1】 沃荷躺在工廠的沙發上,地上的旋轉燈是作為派對用,1965,攝影:Jon Naar。圖片來源: Jon Naar Photography

 

絹印

 

此時的工作室角落堆積許多紙箱,這是沃荷請助手到賣場找來的參考物件,他正在進行箱子主題的創作。【圖2】沃荷向木匠訂製幾百個木箱,助手們正將木箱表面塗上顏色,再以絹印的方式印上品牌名稱。由於沃荷所作的木箱和賣場的紙箱看起來一模一樣,因此觀者幾乎無法分辨這些作品是否為藝術品。

這一年,沃荷要在史特伯藝廊(Stable Gallery)展出,他打算將這些「貨物」以堆積的形式塞滿展場,使藝廊變身為工廠倉庫,當觀賞者進入擁擠的走道時,每個售價200至400美金的箱子作品可任人挑選、購買。此時的沃荷應該還沒料到,隔年畫商莫瑞斯(Jerrold Morris)將這批作品到加拿大展出時,真的被加拿大海關課了貨物稅。[3]

【圖2】工作中的沃荷,1964,攝影:Billy Name。圖片來源:Reel Art Press。

實驗電影

 

也是在1964這一年,沃荷逐漸將創作重心轉向電影拍攝,因此,走進銀色工廠還可以看到許多名人前來「試鏡」。沃荷正在進行一系列黑白無聲的人物肖像、3分鐘左右的短片《銀幕試驗》(Screen Tests),【圖3】沃荷的拍攝態度相當隨興,他讓對象坐在椅子上、將鏡頭拉近,直到臉部充滿整個畫面,他只會交代鏡頭前的人物盡量保持靜止的姿態。按下攝影鍵後,沃荷便離開現場,只留下被拍攝的人單獨面對鏡頭。為什麼要拍攝這種實驗短片?沃荷說:

銀幕上的魅力是相當奧妙的-如果你無法分辨且不知如何製造,你將無法做出好的銷售產品。但是,我們並不清楚一些人的銀幕魅力到底是什麼,直到在銀幕上看見後,你才會知道。因此需要拍攝銀幕試驗才能找到。[4]

 

【圖3】艾蒂(Edie Sedgwick, 1943-1971)正在進行《銀幕試驗》的拍攝,1965,攝影:Billy Name。圖片來源:Reel Art Press。

名人

 

在銀色工廠裡經常可以看到名人進出,他們有些是被沃荷特意邀請到「工廠」來拍攝《銀幕試驗》的,例如藝術家達利(Salvador Dali, 1904-1989)、詩人金士柏格(Allen Ginsberg, 1926-1997)、作家桑塔格(Susan Sontag, 1933-2004)等人都曾到此留下影像。

另一類名人「沃荷的超級巨星」(The Warhol Superstars)也相當受到矚目,他們是一群因沃荷的實驗電影而成名的時髦年輕人,經常陪伴沃荷參加社交活動,這些人的出現往往為工廠帶來一陣騷動。最有名的「超級巨星」是艾蒂(Edie Sedgwick, 1943-1971)【圖3】,這位外表亮麗、清新脫俗的25歲模特兒是沃荷的首席巨星,也是雜誌的封面女郎。沃荷對於這樣兼具美貌與財富的女孩相當感興趣,而紐約媒體也給予這位新星相當多的報導。

 

搖滾樂團

 

如果在工廠聽到轟隆轟隆的搖滾樂,這是因為「地下絲絨」正在彩排。經由朋友的介紹,沃荷在1965年結識了這個搖滾樂團,雖然沒沒無名沃荷還是決定要經營他們。不過,沃荷對「地下絲絨」做了一些調整:在形象上,他認為這樂團缺乏舞台魅力,在聲音上也過於強烈,需要增加一位外表動人、聲音婉轉的主唱才足以吸引大眾目光,而具有「月神氣質」的妮可(Nico,本名Christa Päffgen,1938-1988)是最佳人選。[5] 沃荷將樂團改名為「地下絲絨與妮可」(Velvet Underground and Nico)以凸顯妮可的特殊氣質。接著,沃荷再請團員李德(Lou Reed, 1942-2013)寫了「明天的派對」(All Tomorrow Parties)、「我將成為你的鏡子」(I’ll Be Your Mirror)等呼應工廠形象的歌曲。這個樂團在1967年發行了第一張專輯,其封面便是由沃荷操刀設計的。

 

派對

 

來到沃荷的工作室,當然不能錯過晚上熱鬧的派對【圖4】。沃荷說:「我們整晚都在開派對,而且整個下午都在準備派對,反正就是在工廠裡閒晃。」[6] 1965年夏天,電影製片人帕爾斯基(Lester Persky)在這裡舉辦了一場名為「50個最漂亮的人」(The Fifty Most Beautiful People)的派對,來賓涵括了藝術家、「沃荷的超級巨星」、電影製片、搖滾樂手、社會名流。在派對中,藝術界的朋友站在角落討論沃荷的近作,而沃荷則是在遠處與朋友聊天,並看著整個派對的進行。工作室的派對看似是一場場的狂歡,但實質上,則具有維持沃荷在紐約時尚、次文化、藝術圈被熱烈談論的功能。

【圖4】工廠裡的派對,在中間偏後方處可見到沃荷正與人交談,1965年8月,攝影者:Fred W McDarrah。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結論

 

從各類的活動看來,銀色工廠不只是沃荷創作、社交的地方,也是沃荷對普普藝術的核心價值—藝術與流行文化結合的徹底實踐。此外,銀色工廠還賦予沃荷一種更鮮明的反文化形象,並以此奠定他在年輕世代中的偶像地位。從藝術史上的意義來看,銀色工廠也具有里程碑的意義。在銀色工廠成功建構沃荷的形象後,藝術家工作室以流行時尚包裝大量複製的勞動生產模式、各種開放工作室的活動、形塑前衛形象等作法,重新被定義,在一些當代藝術家的自我經營模式中,皆可看到沃荷的影子。[7]

 

[1]Andy Warhol, Pat Hackett, POPism: The Warhol Sixties (San Diego: Harcourt Brace&Company, 1990), pp. 64-65.

[2] 沃荷的銀色工廠位在紐約東47街231號5樓,空間約110坪。沃荷1963年11月租下這個空間,直到1967年底,因工廠將被拆除才搬至他處。沃荷的朋友將此稱為「工廠」,是因為這裡原是製帽工廠,且符合沃荷複製的創作方式。

[3] 根據加拿大政府規定,雕塑原作可享有免稅優惠,複製品或一般商品必須扣繳20﹪的稅金。加拿大海關並不認為沃荷的這批作品可免稅。這事件的最後仲裁者是加拿大國家藝廊負責人康佛(Walter P. Charles Comfort),他根據作品的相片認定這些箱子並非雕塑藝術品,畫商必須繳交20﹪的稅金才能將作品送進國內。David Bourdon, Warhol (New York: Harry N. Abrams, 1989), p.187.

[4] The Philosophy of Andy Warhol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p. 63.

[5]  POPism: The Warhol Sixties, pp. 144-146. 妮可是一位出生於德國的模特兒,外型冷艷而高雅,嗓音低沉,沃荷形容妮可擁有一股歐洲的神秘感,是典型的月神氣質,沃荷認為這種女性形象相當具有舞台魅力。

[6] POPism: The Warhol Sixties, p. 99.

[7] 例如美國藝術家昆斯(Jeff Koons, 1955- )、日本藝術家村上隆(Takashi Murakami, 1962- )、中國藝術家艾未未等人。

 

文章撰寫:鄭惠文

圖、文授權轉載自漫遊藝術史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