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老店」走向「老店創業」──日本和傘的創新工藝

發現──和傘同樣為進化產業

所謂「傳統」到底為何物?根據日語辭典《廣辭苑》記載解釋:「一個民族、社會或團體,在經過一段漫長歷史,所培養與傳承的信仰、風俗習慣、制度、思想、學問、藝術,可稱之為傳統」換句話說,「信仰、風俗習慣、制度、思想、學問、藝術」在誕生的那一刻,並不能稱之為傳統。倒不如說,它在一開始構思時,應稱之為「新的」、「創新的」事物,隨著時代的接納與轉變,於是就成為我們所稱呼的傳統了。

為使傳統永續存在,符合多變的時代,傳統必須不斷的轉變與創新,變得更方便、更美麗、更具魅力。

在此稍加回顧和傘的歷史。據說,日本最初使用傘是在奈良時代,它與佛教、漢字一起由中國傳來日本。一般認為,傘在當時甚至是趨邪除魔與宗教儀式中所使用的道具,傘的頂部有華蓋垂吊,無法開闔,尊貴人士身邊都有隨從幫忙撐傘。

隨著時代前進,傘也一點一滴產生變化。據說,到了室町時代(西元一三三六年)傘才固定轉變成握把型。甚至到了桃山時代(西元一五六八年),才出現開闔式的設計(但關於時代考證有諸多說法)。當傘演變為開闔式後,在攜帶上就更加方便,隨著和紙與竹子的加工技術提升,可說帶給傘的進化一大方向。

進入江戶時代(西元一六○三年),製作傘骨、組裝、貼和紙、塗飾、上油等製作程序開始轉為分工合作。特別是在稱為元祿文化──町人文化[1]開花結果的時代,連老百姓也把傘當成時髦用品使用,因此就誕生出更多精心設計的傘了。

當我們如此回顧歷史之後就能察覺,平安時代(西元七九四年至一一八五年)有平安時代的使用者,江戶時代有江戶時代的使用者,而每個時代都一定會有追求創新的工匠師傅,他們運用創意巧思,不斷努力的使傘升級,製作出順應時代變化並且廣受大眾歡迎的產品。

和傘的衰退及其理由

那麼,和傘為什麼會走到今日衰退這一步呢?提到和傘,似乎許多人就會聯想到江戶時代。事實上,和傘最興盛的時間,其實是在昭和初期(西元一九二六年起)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初期的這段期間。根據生產量占全國七成以上的岐阜縣記載的資料,在全盛時期,日本全國一年可製造一千七百萬把以上的和傘。北原白秋[2]有一首童謠歌詞寫道:「下起雨了/下起雨了/ 媽媽帶著/ 圈圈雨傘來接我 /真的好開心啊。」正描寫出那個時代,家家戶戶的玄關都會擺放著一把圓圈圖案的傘。

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人的生活產生相當大的轉變。遍地焦土的日本,在戰爭過後,奇蹟似的完成重建復興工作。此時,歐風美雨也猶如浪潮般襲捲而來。戰爭結束後,日本隨即面臨物資嚴重缺乏的問題。相較於洋傘,儘管和傘的材料隨手可得,馬上就能製作完成,需求量看似高漲。不過,隨著日本高度經濟成長期來臨,洋傘很快的奪去了和傘的地位。

不久後,到了一九七○年代,塑膠傘問世,價格愈來愈便宜。甚至隨著洋傘的製造轉移到中國,造成日本國內製傘業陷入毁滅的危機,不論是洋傘或和傘,許多製造商相繼倒閉歇業。

我在二十多年前知道日吉屋時,京都市內還有兩間製造商從事和傘製作。在日吉屋的附近有一間茶道世家,經常有穿著和服的婦女前往參加茶會,在三、四十人中,總會看到有一個人撐著和傘。如今製作和傘的製造商只剩下日吉屋,在一整年當中,看到茶道愛好者參加茶會,最多也不過一、兩次左右。

和傘離現代生活愈來愈遠的原因為何?首先,和傘的重量較重,握把沒有像洋傘一樣為鉤狀。儘管和傘設計成簡約美麗的外形是沒有握把的一項因素,但是無法掛在手腕上,就騰不出手來做其他事情,實在非常不方便。

再者,和傘有握把朝下放置的規定,如果想從皮包裡拿出物品,和傘放置就成為棘手問題。另外,和紙上油之後的質感非常棒,儘管在使用上的強韌度與防水性十分良好,但是在淋溼的情況下,和紙會變得柔軟,必須避免碰撞尖銳物,因此還是得小心使用。

也就是說,和傘的外形非常美麗,但以現代人的眼光而言,和傘的實用性相當低。

這個問題或許來自於和傘業界本身吧。大家並沒有去挑戰(或者說根本沒辦法),製作出提升實用性的和傘。我認為「『傳統工藝品』不容易使用,那就不要勉強使用在現代生活之中」這種想法是錯誤的。

當然,傳統藝能、佛寺神社或傳統祭典等相關活動,多半有其理由,所以會要求一切事物必須符合「傳統」。然而,除了確實維護自古以來的優良工藝製造,我們同時應盡最大努力,創造出更多能夠自然融入現代生活型態的工藝物品才對。

為此,我們必須採用現代設計、素材與技術。如前面所描述,原本所有的「傳統工藝品」在誕生時就屬於「新商品」,最終才成為普遍的「熟悉親切的商品」。它不過是在時光的流逝中,轉變為「傳統工藝品」的稱呼罷了。

提出有力的企業理念,從「老店」走向「老店創業」

二○○六年,我以「古都里」首次登場為契機,提出日吉屋──從「老店」走向「老店創業」──脫胎換骨的目標。期許我們的企業不應該只把老店的傳統當成財產,只是守護古老的優良傳統而已,更應充滿挑戰精神,積極開拓發展創新事業。因此,在會計、業務拓展的方法到公司體制等,儘管一切需要重新規劃,但最重要的是訂出企業理念。因為在過去,日吉屋並沒有把企業理念化為明確的語言。

我提出的企業理念是「傳統是持續地創新」,如今它更是支撐日吉屋最重要的核心思想。自己公司的存在價值在何處,能夠為社會帶來什麼貢獻,這些必須化為明確的語言。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員工在每一天都能看到它,並且去思考這些語言的涵義,如此一來才能形成公司文化。「思想」的創造與形成,並非在一朝一夕之間。

歷經十年,我依然持續強調「我們放棄成為只做同一種物品的工匠師傅,並保持不斷開發新商品,以符合時代的老店創業態度」的觀念。因此,我們現在有五位年輕工匠師傅,經常提出各種有趣的創意。另外,我也不厭其煩,經常給不屬於製造部門的業務、行銷與設計部門的工作人員相同的觀念。例如,我們與位於大阪的廚房用品製造商共同開發商品,以傘的開闔原理,打造收納籃「盛開」(Bloom)。它就是由我與一位承辦的業務員,從聽取意見、開發到製作結束,一起完成的商品。

我們透過奠定創作工坊的形象,同樣吸引不少風格獨特的委託例子。比方說,我們接受時尚服裝設計師桂由美女士的委託,以跨界合作伙伴的身分,在巴黎高級訂製服時裝週中推出了傘型的裙子與面紗。另外,茶道家木村宗慎先生與建築家矢島一裕先生,為世界茶葉祭典活動所企畫的實驗性質茶室「傘庵」,也是由我們負責施工。

為了面對這些創新的工藝製造挑戰,我經常提醒大家:「不要輕易說自己辦不到。」千萬別在一開始就斷言自己做不到。總之,應該先試著去挑戰,思考一切可行做法。如此才能克服艱難與失敗,持續累積經驗,讓自己成長,使周圍的人刮目相看,並且期待:「我們委託你們,或許能夠誕生出嶄新獨特的成品。」為打造品牌加分,進而轉為契機,吸引更多特別的委託。

若能夠透過這些挑戰,創造出新的熱門商品,向各領域的工匠師傅委託工作,不僅侷限於京都,甚至能夠協助提升全國的傳統產業,主動承擔重任,如此才是老店創業的真正價值。


[1] 元祿文化:指元祿時期(十七世紀末到十八世紀初期)形成的文化,以稱為町人(都市平民:主要指工匠與商人)的社會階層所構成的文化主體,故又稱為町人文化。

[2] 北原白秋:日本家喻戶曉的詩人與日本童謠作家(西元一八八五年~一九四二年)。

 

本文摘自:《日本和傘 大賣世界》
作者:西崛耕太郎
譯者: 雷鎮興
出版社:行人

圖/pexels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