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負擔到世界關注焦點——仙台宣言後文化資產永續保存的困境與創新

台灣的文史工作者,總是揶揄本地的「古蹟會自燃」,但是過去半個世紀,全世界的古蹟和文化資產,也都遭遇許多前所未有的挑戰,即便是名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指定的世界文化遺產者,也常自身難保,近年因為祝融肆虐而震撼國際的巴黎聖母院以及沖繩首里城,只是其中比較知名的兩例罷了。

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開始前夕,在彰化縣永靖鄉成美文化園區舉辦的文化永續國際論壇上,與會的國內外重量級學者都不約而同,提及了新世紀的文化資產保護,所需要的新的永續發展思維。

ICOMOS(國際古蹟遺址文化紀念物委員會)是協助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估世界遺產的諮詢機構,該單位的國際副主席Mario Santana在演講中破題指出,管理風險已經成了全球文化資產保護者的要務。舉例來說,全球的氣候變遷,造成水都威尼斯承受越來越大的環境壓力,而曾經拍過《神鬼傳奇》、《受難記》等名片的摩洛哥古城歐薩薩(Quarzazate),也不堪氣候變遷一再干擾,出現越來越多斷垣殘壁。事實上,文化資產只要疏於管理,很容易就會化為烏有。Mario Santana秀出一張崩壞的土屋建築群照片,半開玩笑道,許多人誤以為照片中的場景是戰火頻仍的敘利亞或阿富汗,但其實是發生在阿曼蘇丹國,只是因為官方無心管理,就以驚人的速度劣化下去,如今陷入政治動盪的委內瑞拉,境內的文化資產現況也令人擔憂。

▲Mario Santana教授分享文化資產維護所面臨的挑戰
 ▲Mario Santana教授簡報畫面|因戰爭被破壞的阿曼蘇丹國土屋建築群

天災跟戰亂持續打擊著文化資產,塔利班炸毀了巴米揚大佛,地震也重創過佛塔林立的緬甸古城蒲甘,但是災後不恰當的修復方式,反而讓蒲甘的文化價值打了折扣。2015年第三屆聯合國世界減少災害風險大會(UNISDR, United Nations World Conference on Disaster Risk Reduction),通過了《仙台減少災害風險框架》(Sendai Framework for Disaster Risk Reduc-tion 2015-2030),將文化資產的保護納入全球防災的風險管理策略之中。澳洲GML Herit-age首席執行官Catherine Forbes將其歸納為四大要點:包容、安全、韌性以及永續,將文化資產保護提升到另外一個新的層次。也就是說,在意識到將文化和傳統傳承給下一代的社會責任後,讓災後的重建能夠軟、硬體並行,除了將建築蓋回去外,也要協助社區居民進行心理復健,強化整體回復的韌性,以收永續發展之效。

▲Catherine Forbes女士分享在文化資產管理中的社會責任

▲Catherine Forbes女士簡報畫面|關於《仙台減少災害風險框架》

議場所在地的成美文化園區,當年正是在管理風險的原則下進行重建的,總顧問陳慶浩指出,這處擁有地方特色的客家建築代表,曾經在水災和震災中遭受重創,因此在重建時,對環境變遷特別留意。房子本身上色時,油漆必須做過耐紫外線的測試,排水系統也重新設計過,避免強降雨重蹈當年的水災覆轍。陳慶浩補充道,成美公堂在規劃排水線路時,是由堪輿師傅與建築師共同協作,在排水處供奉了一尊土地公,不僅兼顧了實用性,也能和民俗風水的象徵意義融合無間。

▲陳慶浩總顧問分享成美公堂如何修復與重建
 
▲陳慶浩總顧問簡報畫面|介紹為了修復成美公堂而搭建的1:1試做區

參與推動馬來西亞檳城喬治市登錄世界遺產有功的盧光裕教授也特別提到,雖然喬治市在登錄世界遺產名錄後,發展之快速已經成了知名的成功案例,但這樣的快速發展也帶來了新的問題,大量觀光客湧入讓文化資產的保護面臨重大挑戰,進而在馬來西亞國內引發反思,更催生了Think City計劃。此計畫由官方以基金作支持,透過更多的民眾參與,希冀在保護和發展之中求取新的平衡。盧光裕強調,未來文化資產的修復,也可以呼應甚至推動永續發展目標,比如讓修復後的新建築獲得綠建築標章LEED的認證,就是將能源、綠化等本世紀的重要議題,與文化資產保存結合在一起的新嘗試。

▲盧光裕教授分享喬治城在列為世界遺產後所面臨的問題
 ▲盧光裕教授簡報畫面|介紹ThinkCity計畫

長期專注台灣近現代建築與文化資產保存的傅朝卿教授也以馬祖的例子回應到,過去國內文化資產有個凍結式保存的錯誤觀念,與此相對應者,就是將古蹟再利用為博物館或是餐廳的活化策略,但能夠適應時代需求的解答,可能是位於兩者之間的再思考。傅朝卿明言,活化文化資產必須有個重要前提,不能夠為了活化而減損其文化價值,在此之前,所有參與者都必須先審慎評估該資產的價值究竟是什麼,認清之後才能做有系統的行動。比方說馬祖有非常大量的軍事據點和碉堡坑道等遺產,全數凍結式保存在永續維護上有其難度,但活化之前,需要先定義其價值所在,再引入社區參與和多樣創意,才能克竟全功。

▲傅朝卿教授以馬祖案例帶大家認識負面遺產的保存與再利用
 ▲傅朝卿教授簡報畫面|介紹馬祖的文化資產如何進行創新再利用的新策略

過去保存文化資產,常常被台灣民間視為負債,將老房子和破廟當作地方發展落後的象徵。但隨著聯合國將文化放入「SDGs全球永續發展目標」之後,文化資產未來將成為人類文明永續的核心。倘若能夠結合更多社區參與,更加重視綠色建築工法與環境維護的新策略,將有機會帶動空間活化,達到促進地方經濟活絡、人民心理健康的創生效果。

講者們與觀眾進行綜合座談,透過不同觀點討論,激盪思維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