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門舞集45周年 林懷民退休前的想像

說起台灣舞蹈界的代表人物,編舞大師林懷民絕對當之無愧。去年就宣布將於2019年退休的林懷民,如今每一次的亮相都吸引大批媒體,而在他退休的前一年、雲門舞集45周年之時,雲門推出了《林懷民舞作精選》。
 
出席記者會時被問及心情,林懷民開玩笑說:「雲門一開始,瘂弦還叫我『小林』,現在我成了坐在這裡年紀最大的,這就是45年。」
 
談到編舞歷程時,林懷民形容自己沒有藝術家的夢想浪漫,多的是現實上的算計:一個晚上如果要演四齣舞,舞者的服裝就是數十套;佈景如果太龐大,運送經費也是問題,所以得簡單,「當我算計好這些,就讓自己往編舞的坑裡跳」。
 
台灣挫折、刺激的環境,成就舞風多元
 
許多編舞家一輩子只專注於一種風格的經營,但林懷民的舞作風格多變,有反應時代、源台灣台歷史的舞作,也有佛家思維、追求美學的細緻作品,「不斷重新界定舞蹈的定義」讓國際驚豔注目。林懷民自我剖析,自己總是東張西望,「一半與我自己心思不定有關,另一半跟台灣非常相關。」
 
雲門成立以來的45年間,歷經台灣退出聯合國、中美斷交、兩岸變動、總統民選到民進黨上台,大環境的變動相當快速,林懷民感覺在台灣生活,就像站在一艘正在航行的船上,站在那裡,就不斷出現新事物,因此就必須要有新的視角,必須平衡自己。
 
「當人重新找到新的視角,視野、敏感度不一樣,做出來的作品也就不一樣了。」林懷民認為,台灣是個很好創作的地方,提供許多挫折、刺激,他感性地說,「有像今天一樣雲很漂亮的美好天空,啊,但那意味颱風又快來了,美麗之中有隱隱威脅,我們總在夾縫中生存。」
 
林懷民的作品總能反映時代、緊扣社會議題,不過他表示,「我沒有意識要做社論,但我活在這個世代裡,這刺激了我面對生活的角度和構思舞作的方向」。


「觀眾讓我覺得有用」,最讓林懷民滿意
 
雲門45週年的意義是什麼?林懷民也感性表示,構成45年的,是一路陪著的觀眾、媒體朋友與台灣社會。
 
林懷民說道,雲門舞集從零開始,每走一步都是加分,但每一步都很難,因為台灣是個很小的島,在國際地圖上常常不見了,「在世界的表演地圖上,我們是鄉下孩子,只能咬著牙往前走,只要看到想去的地方,跌倒了爬起來,再去就是了。」
 
「有一天大家把電視關掉,去看雲門舞集,覺得好看啊,」林懷民用台語加重語氣道:「這麼多年來最滿意的是,那些數以萬計的觀眾,讓我覺得自己『有用』,因此遇到困難時,我就會想起自己有用這件事,就會想把自己得更好、更有用,就是這個力量鼓舞我們往前走。」
 
一夜看盡雲門數十年精華,大師退休前的最後回顧
 
林懷民宣布退休的消息,不只脈撼國內,也驚動了世界舞壇,外媒記者甚至以「象徵著一個世代的結束」,表達對此訊息無比的惋惜。
 
雲門45周年推出全台巡演的 《林懷民舞作精選》,除了近年膾炙人口的《水月》、《稻禾》、《白水》,也推出久未重演的《家族合唱》、《行草》、《松煙》、《竹夢》、《風.影》和《如果沒有你》等九支作品的經典片段。
 
林懷民說,這回選擇節目,不僅思考作品的代表性,也選擇資深舞者專擅的舞作。「沒有以生命賦予舞蹈血肉的舞者,舞作是不存在的。多年來數以百計的演出,讓他們把這些舞作帶到絢爛的境界。」這些舞作勢將引發觀眾當年觀舞的生命記憶,更值得珍視的是,幾位資深舞者也將離團,《舞作精選》將會是他們在雲門舞台的最後演出。
 
「這次雲門就用最好的舞者,最好的舞,向觀眾致謝」,林懷民說道。一直以來都是雲門安排他的生活,被問到退休生活要做什麼,他笑說:「我是一個認真專業的人,所以也要專業的退休,就是耍廢啦。」
 
林懷民的即將退休,為國際舞台留下不能彌補的空缺,「我們是做表演藝術的人,尤其是音樂和舞蹈,幕落了就是大家回家的時候,過去的就是過去了。」是林懷民被問到,是否覺得有哪些舞作沒被選進這次表演而感到可惜的回答,也彷彿說盡了他對所抉擇每一步的態度。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