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生活面全人照顧的共融公園建置,打造宜居的花蓮

 

2022年底,透過政府統計數據與民意調查結果,花蓮獲得媒體評選為全國幸福城市之冠,在坐擁山海美好自然的先天優勢下,為花蓮創造永續與宜居的樂活環境,更是縣長徐榛蔚多年來帶領團隊施政的努力方向。

 

花蓮的山海雖然近在咫尺,分布在社區的公園與綠地,始終是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場域;為了打造宜居城市,縣長徐榛蔚上任以來,除了積極改善親水河岸景觀,並陸續優化縣內的親子休憩場域,其中符合潮流並尊重人權的共融公園建設,縣政府爭取上億元經費規畫設置的九座,已逐步完工啟用,照顧不同年齡層與各種需求的居民使用。

 

重視身障族群,讓所有人都能玩

 

縣長徐榛蔚提到,共融遊戲場的概念是Play for All,所有人都能玩。根據國內外的心理研究顯示,遊戲中的挑戰,可以幫助孩子慢慢嘗試動作協調,練習專注與衝動的控制,並能培養人際關係的互動;徐縣長深知,遊戲場的設計對下一代的身心發展至關重要,每每在聆聽地方對公園設置的期待,並彙整相關意見的同時,特別要求遊具的設計,必須連能力最低、對環境需求最高的身障族群都能玩,以達到真正的共融。

位於花蓮市南濱的「太平洋共融公園」,長久以來是居民運動健身的戶外場地,臨海的遼闊迷人景緻,亦是來訪遊客駐足的休閒空間。縣政府在園區設計融入海洋元素,步道旁隨處可見不同造型的海洋生物;公園主軸以深受孩子喜愛的大型沙坑海盜船為中心,整合既有的遊戲區,新增兩座大型攀爬遊具、軌道滑索等,沙坑鋪面為孩子提供安全性,也提供不同年齡層孩子一起遊玩的機會。

 

適合全齡共享的規劃,遊憩效果更加乘

 

新設的波浪直排輪練習場,由原來的貝殼沙步道改建而成,無論是初學或熟悉滑行的孩子,都能在廣大空間盡情玩樂。公園內再配置適合行動不便者使用的轉盤和盪鞦韆,並全面改善人行鋪面,整建後的環境友善且無障礙,加上原有的大片綠地,絕對是全齡化的休憩好去處。

 

不遠處的「東大門共融公園」,位於東大門夜市內,腹地雖然不大,但兼具吃喝玩樂於一身。先前受祝融之災的陽光電城與部分夜市區域,在縣政府重新規劃下,以共融公園的型態呈現。遊戲場運用色彩繽紛的地墊鋪面,白日與藍天綠樹呼應,入夜後,燈火通明串聯夜市美食與遊樂霓虹,大大提升逛街用餐的舒適度。

公園依地形原有的草坡高低差,設置溜滑梯及不同的攀爬設施,不同年齡的孩子可選擇結繩、攀岩塊等不同遊具爬上坡頂,再透過滑石子溜滑梯而下,一旁則有小型的攀爬設備、搖搖椅和翹翹板,除了讓孩子消耗體能放電功能十足,縣政府也在斜坡步道旁,增設幾何美學的造型遮陽棚,配合植栽綠地,提供家長與長者遊憩所需。特別是傍晚攤商開業後,有吃又有玩的「東大門共融公園」,成為親子共遊的最佳去處。

以遊戲地景出發,在玩樂中探索環境

 

面積廣大的「知卡宣綠森林親水公園」,每年夏季當親水設施開放,總吸引大批遊客入園;然而公園內除了季節限定的親水遊憩區,還有其他空間一年四季皆宜。取名為「綠森林」,顯示園區內林蔭密布、適合踏青,為了增加公園的特色,縣政府在綠地區域規劃了「荒野冒險島」、「魔法音樂河」和「森活天空樹」三大主題的共融遊戲場,建置超過20項有趣的遊戲設施。這座遊戲場的設計,以「遊戲地景」為概念,沒有明確的空間界限範圍,採後天形塑的景觀鼓勵孩子遊戲,探索周遭的大片自然環境。

 

「荒野冒險島」取自先民的野外游牧意象,仿木材質建構的遊具與木屑舖面,融合景觀恰如其分,攀爬與滑索讓孩子充分體驗冒險的樂趣。「魔法音樂河」是以音樂形式的合聲及敲擊式遊具為主,透過製造聲音獲得回饋。「森活天空樹」可說是園區內的主題樂園,集結各式遊具,不同形式的溜滑梯、爬籠和吊網,充分考驗孩子的肢體協調能力。

徐縣長強調,遊戲能激發孩子的想像力、表達力與自由感,並可促進情緒、認知和運動的改善;而每個人都應擁有遊戲的權利,不受任何侵害與剝奪,這是一座宜居城市的基本要素。秉持增加居民生活福祉的前提,花蓮縣政府將在全縣持續打造符合在地需求的共融公園,不僅要達到「無障礙」的標準,更將是提供所有人的遊樂環境,讓孩子好好的玩,並且好好長大,成為花蓮持續不斷的驕傲。

花蓮縣政府 廣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