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球十大驚艷藝術裝置(上)

2018年全年,我們看到了全球許多獨樹一格的裝置藝術作品,而2018年最突出的主題,莫過於人類與大自然的關係。這些繽紛又動人的藝術作品,促使觀眾從藝術的角度深思整個自然環境發展。

2018年最佳十大藝術裝置

1. 英國藝術家泰勒,即將沉沒的雕塑畫廊

Coralarium by Jason deCaires Taylor

圖片來源:Jason deCaires Taylor和Fairmont Maldives

英國藝術家泰勒(Jason decaires Taylor)一向都是用充滿故事性的作品喚醒大眾對於海洋保育及社會關懷的責任,過往在墨西哥坎昆(Cancun)與西印度群島的格瑞那達(Grenada)、巴拿馬群鳥 ( Bahamas ) 、西班牙的蘭薩羅特島(Lanzarote),創造了獨特的「 海底博物館 」。他擅長用對環境、生物無害的環保混凝土製成,打造出雕像(也是人工礁石),讓孤零零的水泥人物變成水下博物館作品,讓世界觀眾讚嘆不已。

2018年他再添一個新作品──《即將沉沒的雕塑畫廊》(Colararium),這個巨大的立方體是使用中性鋼鐵建成,並在上方放置人造礁石,當海水漲潮時,海洋生物可以在建築物周圍游動。「它幾乎是一個反視角的動物園,」泰勒說,「在城市,人們進入一個地方欣賞籠中的動物,雖然我們看起來像是遊客,但對籠中的生物來說,他們反而像是在看籠中的人類。這可以說是人類與野生動物互動的逆轉視角。」

很遺憾的是,《即將沉沒的雕塑畫廊》這個裝置藝術在2018年九月份被馬爾地夫當局銷毀,當地政府認為它描繪人類的形象可以說是對伊斯蘭教的冒犯。(註:伊斯蘭教定義──人類的所有形象,均由真主創造,無先例模仿,全憑真主的睿智、仁慈和徹知而生成。)

 

2. 美國陶藝藝術家考特尼.麥帝森,變化中的海洋

圖片來源:Courtney Mattison

美國陶藝藝術家考特尼.麥帝森 (Courtney Mattison) 擅長以海洋生物為靈感,創作出各種陶瓷雕塑作品,以提升世人對海洋保護的重視。2018年他為印度尼西亞雅加達的新美國大使館建造了一堵兩層樓高的陶瓷珊瑚礁牆,把它獻給那些為氣候變化而鬥爭的人們。珊瑚礁牆讚美了印度尼西亞豐富多彩的珊瑚礁,並突出它們的脆弱之美、多樣性和價值,同時也突出因為人類的干預變成危險的境地。珊瑚、海葵、海綿和其他棲息在珊瑚礁中的無脊椎動物合併成一個旋風般的螺旋狀,在風暴之眼周圍有五顏六色的健康珊瑚,它們的觸手像樹枝一樣舞動著。

透過這個作品,馬蒂森希望大眾能注意珊瑚養護與消失的問題。「如果眾人團結一致,並採取足夠快速的行動減少我們對珊瑚礁的威脅,珊瑚礁很快就能從白色死亡的狀態,恢復成生存的彩色面貌。」她說,「希望透過這個複雜的手工陶瓷珊瑚礁雕塑,能激發觀眾對珊瑚礁的興趣,同時呼籲政府和個人採取行動來保護珊瑚後代。」

 

3. 美國建築和設計公司STUDIOKCA,塑膠海洋垃圾變成4 層樓高的鯨魚雕塑

Skyscraper (the Bruges Whale) by StudioKCA

圖片來源:StudioKCA

2018年第二屆布魯日三年展(Bruges Triennial),美國建築和設計公司STUDIOKCA打造了名為「Skyscraper」的大型鯨魚雕像,這個鯨魚裝置約38英尺,相當於四層樓高。團隊在四個月的時間內,在太平洋及大西洋中收集到了總計約五噸的塑料垃圾,製作出該鯨魚裝置。設計團隊就設計靈感解釋道:「海洋中飄浮的塑料垃圾比在海里生活的鯨魚還要多。為了展現塑料污染的嚴重性,作為水中最大哺乳動物的鯨魚無疑是最合適的選擇。」

據估計,現在的海洋中存在著1.5億噸的垃圾,而鯨魚雕塑就是為了提醒人們關注這一海洋環境狀況。

 

4. 丹麥藝術家湯瑪森.丹波,北歐神話裡的洞穴巨人

Thomas Dambo

照片:Thomas Dambo

丹麥藝術家湯瑪森.丹波 (Thomas Dambo) 擅長發揮創意,任何廢材都能做出又酷又好玩的東西。這次他在約1700英畝的美國植物園 (Morton Arboretum) 藏匿了六座高矮大小不一的洞穴巨人,這些巨人皆使用再生木材製成。在北歐神話裡,洞穴巨人 (Trolls)是一種有很大力量但低智慧的生物,默默守護著森林,更可說是自然環境的化身,而人類代表的正是對整個自然運行的威脅。

丹波認為,站在巨人的腳下,透過互動玩耍與觸摸,感受與大自然的親密感,不僅讓人發現人類的渺小和大自然的巨大無邊,而且「回收再利用」的價值也能被重新定義。

這個計畫預定到2018年底,但因為氣候因素,這些巨人可望放置到2019年夏天。

 

5. 巴西藝術家埃內斯托.尼托,蓋亞母樹

圖片來源:Beyeler基金會

埃內斯托.尼托 (Ernesto Neto) 是國際最知名的巴西藝術家之一,他的作品總是看見人文主義和生態有關的問題。受到十九世紀六十年代新具體主義運動、極簡主義和概念藝術的影響,尼托的作品特點是使用不太常見的材料和技術—— 從土著民族的有機物品到知識和手工藝材料皆有。

2018年尼托在蘇黎世中央車站實現了一個由手織棉線組成的彩色雕塑。這個名為蓋亞母樹 (Gaia Mother Tree) 的裝置彷彿一顆參天大樹,從車站屋頂延伸到地面。民眾可以感受到逃離車站的喧囂,進入、行走、停留和冥想的空間,屬於沉浸式的裝置藝術。而這項作品最特別的是,人們可以透過「氣味」來體驗互動。

樹的分支皆適用香料袋加重,隨著薑黃、丁香、小茴香和黑胡椒的香料氣味在空氣中飄盪,民眾會被提醒,藉由深呼吸感受到空間的邀請。「這個作法是減緩我們的時間,透過每一刻呼吸感受到我們的內心。」尼托說,「這個裝置可以感受到彼此的親近。」

延伸閱讀